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艷):在中國,迅速崛起的高速鐵路大大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2012年12月,北起首都北京,南至廣州,全世界高鐵運營里程最長、全程2298公里的京廣高鐵線開通運營,從北京到廣州之間的旅行時間從將近30個小時縮短到了目前的8小時。高鐵隨到隨走的公交化出行方式讓從前一些搭乘飛機的乘客紛紛選擇高鐵作為主要的出行方式,經常往返於北京和廣州之間的龍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坐飛機吧,在機場一個小時,在機場侯機也要一個小時,坐飛機要2個半小時,然後弄一下這個,那個,下飛機,拿行李,也就6個多7個小時,所以我覺的坐高鐵可以走來走去,時間也差不多,又可以打電話。”
  家住上海,在天津工作的徐先生以前回家需要15個小時,現在乘坐2011年開通的京滬線(北京-上海)高鐵列車,5個多小時就能到家。
  “時間上比較能夠控制,而且不會受天氣影響,相對來講,感覺上更舒服一些。”
  中國第一條高速鐵路始於1999年開建的秦沈客運(秦皇島-沈陽)專線,截止2013年底,中國高速鐵路總營業里程達到11028公里,占世界總營業里程的一半,目前在建的高鐵規模達1.2萬公里;運行速度方面,中國高鐵設計最高運營時速達到380公里,最高試驗時速486.1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鐵路投產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國家。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見證了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歷史。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中國經濟快速發展,GDP年均增速超16%,在這期間,公路、水運、民航等基礎建設如火如荼,然而,曾在交通運輸中占重要地位的鐵路卻發展緩慢。在此期間,中國鐵路運營里程凈增加2.21萬公里,年均增速1.68%,王德榮認為,中國鐵路建設與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相比嚴重滯後,為瞭解決運力不足、效率不高等問題,發展高速鐵路勢在必行。
  “中國的經濟正在持續、穩定、較快速地發展,運輸需求在不斷的增長,而鐵路的建設是嚴重滯後,所以運輸能力一直非常緊張,所以加快鐵路的發展,已經是時不我待的事情。”
  中國是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短缺的國家,依靠民航發展來解決大批量運輸並不現實。以美國為例,在美國,目前每5萬人擁有一架飛機,放在中國看,即使每10萬人擁有一架飛機,每年也將消耗13億噸原油,而中國探明的原油貯備僅2億噸,遠遠無法滿足需求。另外,中國中東部地區城市人口稠密,密度達到400人/平方公里以上,而美國與德國的人口密度只有36人/平方公里和220人/平方公里,因此,同這些國家相比,推進高速鐵路建設更符合中國的國情。王德榮表示:
  “中國所有的運輸的發展模式和各國的運輸發展模式,事實上都由各國的國情和工業化進程所決定的,中國的國情決定了中國的運輸發展模式不能走歐美的路子,特別是資源環境問題在今天非常嚴重,要走中國的路子,因為中國高速鐵路的建設,鐵路能力的釋放,拉近了中西部地區和全球的距離,降低了費用。”
  1  (原標題:從引進來到走出去——走向成熟的中國高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p25gpvs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